常见的五种注射方法
常见的五种注射方法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腹腔内注射。上述五种注射方法的特点各不相同,不论是接受哪种注射方法,患者都应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并遵医嘱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1、皮内注射:指把药物注射进皮肤表皮与真皮之间,常用于药物试验、疫苗接种等,一般具有针头小、注射器小以及注射角度小的特点;
2、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通过毛细血管、淋巴细胞等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皮下注射一般起效较慢,注射角度稍大,针头也较皮内注射大,常用于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的患者,也可以用于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预防接种;
3、肌肉注射:通常注射在肌肉较厚、远离大神经以及大血管的臀部或上臂三角肌等肌肉组织内,肌肉注射药物的刺激性通常较皮内或皮下注射强,因此常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角度几乎与皮肤表面垂直;
4、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多选择手背或者前臂部位的浅表静脉,而如果需要长期输液或者输注刺激性比较强的药物,可能要进行深静脉置管或者中心静脉置管,此时可能就要选择颈内静脉、股静脉以及锁骨下静脉等部位,来进行深静脉的穿刺置管。其通常可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而迅速传递到全身,起效快,但在注射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局部是否回血,如果未发生回血,说明针头未在静脉内,应停止注射;
5、腹腔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入腹腔内的方式,腹腔的血流量较丰富,而且吸收面积大,因此药物起效速度仅次于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