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菩萨

8394 2025-08-14 14:30:07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资料,但文内引注不足,部分内容的来源仍然不明。 (2023年3月1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内引注加以改善。

此条目或章节只使用宗教经典作为第一手来源。请协助添加第二手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菩萨(唐代)

维摩诘菩萨(梵语:Vimala-kīrti,音译为维摩诘、毗摩罗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1],也称维摩诘居士、简称维摩居士),是大乘佛经中的佛教修行者。他并未出家,而以在家居士的形象积极行善、修道,是大乘佛教在家众的典范,《维摩诘经》的主要人物。唐代僧徒讲经,有维摩诘变文传世。其文生动有趣,为俗文学之佳作。传说他是金粟如来的应化身[2]。

语源[编辑]

维摩诘的梵语作Vimala-kīrti。维摩(梵语:विमल,Vimala)是清净、无垢,诘(梵语:कीर्ति,Kīrti;巴利语:Kitti)是名声、名望,合起来就是“净名”、“无垢称”。

简介[编辑]

古传维摩诘居士是金粟如来的化身。他来到娑婆世界,化身在家居士,襄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于过去世第三十一劫毗舍浮如来之时,曾为释迦牟尼的兄弟[3]。

维摩诘居士住在印度恒河北面的毗舍离城。其妻名唤无垢(另说“无垢”只是“净名”的另外个意译方式[4]),姿色绝伦。并育一双儿女,子名善思[5],女名月上[6]。其妻及子、女皆深悟佛法。

佛教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缘起

空性

因果

戒律

毗奈耶

尸罗

五戒

禅那

业处

轮回

波罗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宝

三法印

佛教共识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菩萨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英语:List_of_Buddhists)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马鸣

龙树

提婆

无著

世亲

觉音

鸠摩罗什

慧远

菩提达摩

智𫖮

玄奘

惠能

莲花生

宗喀巴

宗派、国家和地区

部派

大乘

金刚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汉传

藏传

藏传佛教史(英语:History of Tibetan Buddhism)

印度

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中国大陆

台湾

日本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蒙古国

欧美

历史

佛教历史

佛教时间线

结集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众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

于印度衰落

法难

佛教现代主义

人间佛教

左翼佛教

经籍举要

大藏经

巴利大藏经

汉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

阿含经

南传尼柯耶

法句经

大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法华经

解深密经

华严经

维摩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悲咒

楞严经

圆觉经

药师经

地藏经

阿弥陀经

坛经

瑜伽论

大智度论

俱舍论

圣地

佛寺

精舍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关主题

艺术

修学制度

组织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题

上座部佛教

巴利圣典

批评

论诤

大乘非佛说

十方诸佛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查论编

维摩诘居士虽家财万贯、富居千金,却乐善好施。平日救助贫民、布施僧侣。更不执著于外相,为度化众生,他既可向天神天魔说法,亦不弃世上执迷的王公贵族以及不肯信佛的外道人士,甚至在妓院、赌场向贪欢求乐的乡民说法。是故,其声名远扬,世人尽知。

一次,维摩诘居士称病在家,释迦牟尼佛知其想借机说法,故欲遣十大弟子[7]等罗汉与诸菩萨前去探视。但他们皆因曾受维摩诘居士指正,而婉拒佛的差遣。佛于是请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往视,文殊菩萨应允,诸菩萨、罗汉等随行。探视中,文殊菩萨与居士探讨佛法,每每相与推敲而道尽机锋,不时妙语如珠而语惊四座,诸高僧大德遂对两位菩萨更为崇敬。

维摩诘居士欲医治众生之病。所谓病,当然非指生理而指精神层面。而涤除病根之方就是向众生传授可以解缚的“不二法门”,让其亲证空性本来无生,即得以明白疾病之根源在于“执著”。维摩诘居士示疾而引大众前去询疾问病,借此因缘广为众生说法,并提出与之相关的种种设问,继而向大众教导“空相”的大乘佛法。其思想,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大乘佛教,特别是禅宗。

此外,南朝的谢灵运、昭明太子及唐朝大诗人王维、李白等,都曾经以维摩诘居士为尊崇或布施的对象。尤其是王维的名与字,其典故即出自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居士虽富而不吝,好济贫施僧;曾广种福田,故财源不断。因此,他也是佛教民间信仰的财富之神,昭明太子与谢灵运被民间视为维摩诘菩萨的从神。

画像[编辑]

约1350年,现藏于Kimbell Art Museum

文殊问疾

相关条目[编辑]

维摩诘所说经

注释[编辑]

^ 陈义孝; 竺摩法师. 佛學常見詞彙. 佛陀教育基金会. 2005. 维摩诘华译即是“净名”,“净”是“淸净无垢”之义,“名”是“声名远播”之义

^ 马采. 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09: 263. ISBN 978-7-306-01368-2. 葛立方《韵语阳秋》:…维摩诘号金粟如来

^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本事品第四记载,于过去世第三十一劫有佛号毗舍浮如来时,有一大婆罗门名弗沙耶若,令其弟八人安住三归受持五戒。弗沙耶若就是后来的释迦佛.其中弟二人乐离欲化众生,修六波罗蜜得无碍智,就是后来的弥勒菩萨和毗摩罗诘。其他六弟依于五欲,为诸结所缚疑惑愚痴,就是后来的罗睺罗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波罗陀阿修罗王,婆稚毗卢遮那阿修罗王,波旬,和提婆达多. [永久失效链接]

^ 罗根泽. 魏晉六朝文學批評史.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6: 243. ISBN 978-957-05-1237-3. 天竺语称“维摩诘”,旧译解云“无垢称”,关中译云“净名”,“净”即“无日垢”,“名”即是“称”,此言殊而义均也。旧经称口众枯。新经云“世尊”,此立义之异旨也。

^ 《善思童子经》世尊言:若有比丘或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于当来世有能信心听此经典受持读诵。彼人当得最大福德。

^ 《月上女经》:于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耀其家内。然其父母见彼光故。即为立名称为月上。

^ 据《维摩诘经》所列之十大弟子为:(1)舍利弗(智慧第一)(2)大目犍连(神通第一)(3)大迦叶(头陀第一)(4)须菩提(解空第一)(5)富楼那(说法第一)(6)摩诃迦旃延(论义第一)(7) 阿那律(天眼第一)(8)优波离(持律第一)(9)罗睺罗(密行第一)(10)阿难(多闻第一)

参考资料[编辑]

《维摩诘经》

光的波列,如何理解波列。为什么不同波列之间不会干涉?
正确使用SqlConnection对象,兼谈数据库连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