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解成两个数,不能是0和5?
长江商报消息 将5分解成两个数,填写3、2和4、1被判对,填写0、5被判错。昨日,武汉一家长看到读一年级的孩子这样填写的试卷,被老师打叉后,连呼“看不懂一年级数学题”。她将孩子的作业,用微博发到网上后,引发家长共鸣,大多表示“无法理解为何错了”。记者调查发现,江城小学一年级基本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多位小学数学老师说,“教材的标准答案就要求不能有零”。但在教育专家看来,正是标准答案扼杀了小孩的想象力。
整数分解为何不能有零?
“一年级小学生,既然已经学了零的加减法,为什么数的合成与分解不能有零?”昨日,武汉家长“潇潇洒洒12”在微博上发帖称,自己孩子因为把5分解成5和0,被老师判断为错了。
“潇潇洒洒12”还在微博上附上了小孩的作业照片,记者发现该作业一道填一填的题目中,要求学生把3、4、5等数进行分解,其中5分解中又要求学生分解成3个不同的模式。“潇潇洒洒12”的孩子分别分解为3、2;4、1;0、5;老师在批改作业中,前面两个分解都是对的,但最后一个分解为0与5却打上了×,并扣了2分。
“填一填,又没有限定只能填自然数,这个答案怎么就错了?”“潇潇洒洒12”说,自己无法理解这样的答案为什么错了?在她看来,连大人都无法理解这样的答案,一个一年级小孩如何理解。
记者昨日采访了崇仁路小学、中华路小学、付家坡小学、武珞路小学等多所小学近百名家长,发现他们小孩都遇到过类似问题。
“我的孩子也是把5分解为5和0,老师说她错了,她无法理解。”家长李女士的孩子在水果湖二小就读,也遇到这样问题。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这样的答案完全是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为什么中国人创新能力不高,因为小孩的天赋从进小学开始,就被教育一步一步扼杀掉了。”
答案是教材的要求
“潇潇洒洒12”遇到的问题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记者昨日采访了武汉多所小学。
采访中发现,目前武汉小学用的数学教材是人教版教材,多所小学数学老师证实,教材中确实要求数的分解与合成不能含零。
“基本上武汉小学生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根据教材要求,数的分解不能含零。”武汉积玉桥学校一年级数学老师饶妮娜说,“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4和1、1和4、2和3、3和2”。
“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但教学中我们一直按教材标准答案要求,因此如果学生在做数的分解与合成中含零,肯定是被判错误。”饶妮娜说,如果从知识点来说,5包括5和0是没有问题的,但教材中无论是5的分解还是10的分解都不含零。
不过,武汉立新小学一年级教师叶三春表示,这道题答案填写0和5是对的,“填写4、1或者1、4反而不对了,它们只是位次变了。”
也有老师有不同看法,该校另一位数学老师说,从分解来说,如果把5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如果是零的话,这就没有把整数分成两部分。
不过大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这样的要求确实有一定争议,积玉桥学校、付家坡小学多位数学老师表示,为了避免这样的争议,他们一般会在出题中,明确要求分解成两部分,且不能有零出现。
“一定程度上我们教学中必须遵循教材,因为考试会按教材标准答案进行,如果在题目要求中写清楚,这样带给学生的困惑会小很多。”积玉桥学校校长祝正洲说,老师在具体教学中也应该讲究灵活性。
标准答案扼杀小孩想象力
“一定程度上正是标准答案扼杀了我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昨日,教育专家叶显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5的分解能不能含零,一旦只有唯一的答案,肯定会伤害小孩的想象力。
叶显发说,我们习惯了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而且考试都有标准答案,“为了成绩,老师要求学生记住标准答案,这样就扼杀了小孩的想象力。”
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方晓波说,类似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有这样的一道简单的语文题目,“雪化了是什么?”,同学们回答,“雪化了是水”,“雪化了是春天”,“雪化了是春暖花开”,答案各式各样,而且合乎情理,但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一些正确的答案被老师打了叉。“因为成绩,许多小孩只能收起想象的翅膀。”方晓波说,近年来已经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目前高考语文中,一些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本报记者 柯美杰
实习生 于静
现在的教育真看不懂,我们快成文盲了。
——@豆豆干妈
我也遇到同样困惑,晚上还在说这个问题,后来我想明白了,这叫数的分解,不是加法运算,0和自然数相加并没有把数分解开!反正我只能这么理解!不过现在的小学教育真让人受不了!
——@姜函伯Alex
晕死,小孩的自信心都要被磨掉了。
——@蕙心兰质2011
制图 齐心
责编:ZB